看清老天“脸色” 守护飞行安全
[发布时间:2020-6-1 10:13:04]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责编:hyw05] [作者:]

5月起,多地进入雷雨多发季节,雷暴、大风、暴雨、闪电等现象,给民航飞行带来极大的风险。强雷击更可能引起机体受损、无线电通讯中断或设备损坏、电子设备受干扰,雷雨绕飞已经成为夏季空管的运行常态。因此长久以来,飞行也对气象预报有着很高的要求。

5月29日,民航局空管局气象中心正式成立12周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民航气象中心从无到有、从蹒跚而行到阔步向前,走过了不一般的历程。同时,民航气象中心也紧跟用户需求的脚步,推动信息共享,不断扩大服务范围,精准提升效能。

密切配合做实运行做优服务

“5月21日下午北京区域有一次大范围、长时间、高影响的系统性雷雨天气,将于傍晚左右南压影响华北其他区域。”华北空管局首席预报员付强看着天气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眉头紧锁。一大早,付强在席位上反复地研究各项气象信息,不断和其他预报员电话会商,将当天的严峻天气形势告知管制用户,确保提前应对,做好准备。

气象预报是一门需要经验加持的科学,每个预报员对数值预报、天气雷达、卫星云图、实况观测等参考材料的理解和推演并不完全相同,气象会商就是为了集众人智慧、碰撞出最为靠谱的预报产品。一个白班下来,付强要参与最少7个天气会商或讲解,翻开值班记录单,密密麻麻的天气通报记录挤出了格子。

雷雨季节天气复杂多变,要提前看清老天爷“脸色”并不容易。作为华北空管局仅有的2名首席预报员之一,付强技术精湛,他这个岗位不仅要对各航路和导航点的影响时间、强度、趋势做短临预报,还要总体把握管区未来30小时的天气变化趋势。

虽然首席预报员在天气会商中担当了“领头羊”和“把关人”,但飞行安全的守护离不开岗位间的密切配合。空管系统有管制、通导、气象、情报四大专业。虽各自隶属不同机构,却在生产运行中充满“交集”。怎样打造多层次、扁平化、融合式交流互换平台,由“以运行为主”向“做实运行、做优服务”提升?关键是要将隶属于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联系松散的专业,联结为紧密型的运行共同体。

据了解,民航局空管局从5月下旬到6月上旬,将举办两期“管制气象岗位交流互换”培训。“希望通过岗位交流互换,首先实现跨专业、跨单位的交流互助,最后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学习提升,从而建立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系统运行发展新机制。”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长文学正表示。

MDRS精准助力飞行全过程

作为民航受众面最广、普及度最高的服务之一,气象服务已高度融入航班运输链条。旅客对航班正常性的需求,推动民航空管将“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响应机制(MDRS)气象服务”引入到民航空管精细化预报业务中,实现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格点化预报的发展。

空间上,从传统的大面积预报发展到机场、终端区、区域等各飞行区域,甚至区域内的主要航路、重要航路点的“随地”预报,让气象服务于飞行全过程;时间上,从原来的只区分白天黑夜,发展为逐3小时、1小时甚至分钟级间隔的“随时”预报,即时更新重要天气方位、范围、起止时间。

除了更“细心”,还要更“理性”。相对传统的等级预报和定性预报,如今的预报已趋于定量化。比如,从原来的“小中大暴雨”,变为具体多少毫米或厘米的降水量预报;以往的“大风”“多云”天气,将被具体的风向风速值和云量值预报替代。也就是说,用户不仅能了解当前、未来是什么天气状况,还能清楚地查到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具体气象要素信息。

如此精细化的服务,并非一蹴而就。2014年至今,民航气象不断整合系统资源,完善由民航气象中心、各地区气象中心、机场气象台构成的三级业务运行模式,服务范围覆盖全国39个千万级机场,重点预测26条重要航路、15个航路点,为流量管理、指挥决策、协同放行提供更专业、更精确的气象依据,也为当前复工复产、雷雨保障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气象服务生态圈

打造气象服务生态圈,是民航气象的发展战略。这不仅提高了航空气象服务水平,更为未来发展提供实践探索。

民航气象的生产机制不断健全。围绕机场、航空公司、空管等重点单位对服务产品、渠道、方式、应用场景等需求,充分应用先进技术,建立以决策、调度、指挥为一体的生产制作平台,初步实现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从体力劳动向智能生产转变、服务模式从单向推送向双向互动转变、服务体系从低散重复向集约化转变,初步形成智能感知、精准泛在、情景互动、普惠共享的生产机制。

产品业态日益多元。内容从最初的短期预报为主,发展到短临预报、短期预报、周预报,以及每月和每季度的气候预测,国家重大活动和民航运输繁忙时段天气预测;形式从最初的单一文字,发展到语音、图片、视频、广播等多种不同类型产品;范围仅为运行监控中心提供天气讲解到全方位辅助运行决策、不断拓展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行业用户覆盖面超过90%……气象服务新业态转型升级、与时俱进。

未来,民航气象面向社会、开放协作的服务机制将进一步深化,加强气象与空管各专业培训交流,广泛与企业、高校共同开展成果转化,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更深广的层次。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华豫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22650号 郑公备:41010302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