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精准助脱贫
[发布时间:2017-8-23 10:40:51] [来源:河南省农业厅] [责编:hyw06] [作者:高长岭]

  脱贫致富,产业至关重要。

    我省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三山一滩”地区,贫困地区交通不便,良田匮乏,但特殊的自然条件也为孕育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优良环境。如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打造地方品牌,特色农产品就能成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因地制宜规划先行

    如何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去年底,我省出台了《河南省“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对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畜牧养殖产业、优质粮食产业、设施农业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特色加工产业、电商流通产业等七大产业进行了详细安排。

    特色农产品产业,挑起重任。规划决定从特色林果业、中药材、食用菌、花卉苗木、特色油料等5个方面扶持一批项目,这些项目计划总投资181.3亿元,精准扶持82.4万贫困人口脱贫。

    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各地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将得到大力扶持。如以山茱萸、丹参、辛夷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重点分布在夏邑、方城、息县、南召、新县等29个县,重点覆盖198个乡镇;食用菌种植主要分布在濮阳县、夏邑县、镇平县、潢川县等29个县。

    利益联结精准脱贫

    “发展特色种植业只是手段,帮助群众脱贫才是目的。”省农业厅副巡视员汤其林说。

    如何才能够把发展特色种植业与群众脱贫紧密挂起钩来?汤其林说,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应采取土地入股、资产收益帮扶等方式,鼓励将贫困户土地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财政扶持资金或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形成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渠道;对于有劳动能力但是缺少资金的贫困户,可以通过合作帮扶、订单帮扶、贷款贴息、劳务增收等多种形式,引导贫困户之间、贫困户与普通农户之间,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加强合作,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

    卢氏县连翘野生资源丰富,野生面积达100万亩,占全国连翘产量的1/4。河南昊宇实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在卢氏种植连翘2.5万亩。山区农民加入与公司合作的合作社种植连翘,公司一次性给予每亩300元的补贴,每年给予150元的管理费;种植连翘的收益按三七分成,农民占七成,公司占三成。“连翘最贵的时候,一公斤能卖68元,一亩连翘的收入每年都在1万元左右。”卢氏县双龙湾镇东虎岭村党支部书记莫红建说。

    这种“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是我省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助力精准脱贫众多模式中的一种。在探索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模式方面,我省已摸索出“直接帮扶、托管帮扶、合作帮扶、社会帮扶、股份帮扶、资产收益、代种代养”等七种模式。

    龙头带动品牌引领

    规划提出,各地要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将5万元小额贷款和到户增收资金,统筹运用到招商引资中去,帮助贫困地区引进适合当地的龙头企业。

    “要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给予大力扶持,发挥其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作用,才能让群众长久受益,稳定脱贫,最终实现小康生活。”省委政研室农村处处长王民选说,还要通过扶持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支持粮油、果蔬、水产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把贫困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夏邑县蓝天食用菌有限公司是食用菌种植龙头企业,年产食用菌1200多万斤,安排农村劳动力3000余人就业。在县里扶贫政策支持下,贫困户吴留根、王向党利用自身技术和5万元小额贷款入股到食用菌种植合作社,除每月获得管理工资3000元以上外,年度分红400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具有现代经营意识的企业,品牌意识比较强,但不少农村专业合作社对此不大重视,急需各地大力引导扶持。方城县博望镇前荒村合作社种植的黄金梨,一斤却卖不到1元钱。在农业部门支持下,合作社对产品进行绿色食品认证后,卖到每斤5元以上,品牌效益让“博望坡”黄金梨越叫越响。

    发展特色种植,引领群众脱贫致富,不仅需要外来客商投资兴业,而且需要大量返乡回乡创业的高端人才。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配套支持政策,返乡回乡创业氛围日渐浓厚,一批“新乡贤”回到家乡发展特色种植,不断延长产业链,叫响特色品牌,融入国内国外市场,也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脱离贫困线,开始迈向小康之路。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华豫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22650号 郑公备:41010302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