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春季禁渔 15年 丹江水清鱼儿肥
[发布时间:2017-7-21 11:55:40]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责编:hyw06] [作者:曹国宏]

 一网撒下,人欢鱼跳。淅川县香花镇宋岗码头附近的丹江口水库上,几十艘渔船各显神通,享受着开渔首日的“丰收时刻”。

    不到中午,渔民张小伟就捕获了200多公斤鲜活的丹江鱼,“今儿个是春季禁渔结束后第一天,你瞧这鱼,一年比一年多,一条比一条肥!”张小伟的脸上写满收获的喜悦。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地,水域面积近80万亩,水生生物资源种类多达110种。为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实现库区水生生物良性循环,从2003年起,淅川县在每年的3月至6月间都要实行春季禁渔,让鱼类充分“休养生息”。

    禁渔期间,该县渔政执法部门会定期开展水上巡逻,重拳出击,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保护渔业资源;联合水上派出所、水利等各部门,对辖区水域进行全线拉网式巡查,加强法律知识宣传;同时,近距离与渔民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渔民从心底里能接受、愿配合禁渔,从而有效维护丹江口水库库区渔业生态的发展。

    “在禁渔期间,我们还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通过采取集中放流和分散放流相结合、政府投资和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办法,累计向丹江口水库投放匙吻鲟、鲢鱼、鳙鱼、草鱼等滤食性鱼类苗种4000多万尾。”淅川水产科技人员刘德忠说。

    2012年,党的十八大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为推进库区绿色发展,实现水清民富县强的目标,淅川县坚持以水质保护为核心,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并通过政策扶持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旅游业,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全力保护好京津冀的“大水缸”。

    据了解,春季禁渔为库区天然水生动物的产卵繁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确保了丹江渔业资源永续不衰,修复天然水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构建了水域生态文明,使丹江口水库每年增殖鱼类、虾类等水产资源大约100亿尾,产生生态效益大约5000万元。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华豫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22650号 郑公备:41010302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