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战线上的一名老兵
[发布时间:2017-6-19 9:50:03] [来源:科技日报] [责编:hyw06] [作者:]

  留声机

  6月4日下午,我国著名锅炉水处理专家、原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魏刚挥手作别,享年72岁。

  虽然一生获奖无数,光国家发明奖就获过四次,这位老人却自谦只是“节能环保战线上的一名老兵”。

  村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施亮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导师魏刚的情景。“手里拎着一个蓝色碎花布袋,是他留给我的记忆。” 家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魏刚一生极为简朴,病危之际并不在意身后之事,只希望有人能够将自己的研究工作继续进行下去。

  这可能跟魏刚小时候的经历有关。1944年,魏刚出生在陕西省一个贫苦农民之家。母亲去世早,兄妹五人与父亲相依为命。为了让魏刚上学,姐姐辍学回家挑起了生活重担。读书时,每到星期天,魏刚都步行十几里山路回家,从家里背上一周吃的干粮,白开水就干粮度过了高小和中学。艰苦的生活磨练出他吃苦耐劳的品格,也使他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从小学到中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62年,他考入兰州大学。全村最穷的一家出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写得了文章,拧得了螺丝

  学生赵曦回忆说,魏刚虽说是个学者,但拧螺丝又快又好,绝不逊色于工人。有一次建设中试生产车间,为了车间早日建成投入使用,他与工厂师傅并肩工作,从剪垫片、拧螺丝到电焊、切割全都亲自上阵,从拉电走线到安装上下水全都一人搞定。

  原来,大学毕业后,魏刚最初被分配到大连国防科委七院九所工作,从事海军舰艇材料的研究。当时课题组组长非常注重年轻人的培养,课题论证、方案制定、实验室试验、舰船实验、数据总结、实验台架和试验装置制作、仪器设备修理等都放手让魏刚去做。这让魏刚各方面都得到极大的锻炼,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做学问不能只待在象牙塔里

  “魏老师从不认为一个人做学问就要钻进象牙塔里,而是非常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非常注意科研成果向生产的转化。因此魏老师的工作才能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一系列文章被SCI收录,同时也能够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并向全国推广。”赵曦说。

  1976年,魏刚调到原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工作,从此与节能环保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四次荣获国家发明奖。

  化工装置试车是一件大事,工厂集中所有技术尖子,也不能保证一次试车成功。一旦失败,将导致上万吨废水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当时,系统清洗成为试车前的最大障碍。

  魏刚发现并提出了“环境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理,以此研发出了多用酸洗缓蚀剂Lan-826。这种缓蚀剂首次在扬子石化应用就获得了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依赖国外厂商承包大型清洗工程的历史。

  进入21世纪,节能减排成为国家战略。已在北京化工大学工作的魏刚率先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的“绿色化学挑战计划”这一理念引入我国,开创性地提出将源头消除、工艺改进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处理方法,研发了一系列废水零排放技术。

  尤其是2007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锅炉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开创了锅炉运行的新理论和新工艺,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在多家企业进行了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挑战世界难题得有足够魄力

  魏刚曾坦言,搞科研、做学问,“吃苦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要敢于冒风险”。

  在开发Lan257C清洗技术时,由于原材料不合格,第一次试验失败了。这次失败让课题组损失了12万元,小组成员承受了来自多方的压力。面对压力,魏刚说,要挑战世界性难题,必须得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因为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其成功率仅为3%。经过持续努力,第二年终于试验成功。

  在长期科研实践中,他总结出一条规律:技术路线不通→质疑现有的理论→寻找突破口,提出新理论→以此为指导设计新方案。这个思路指引他探索规律性的东西,在求同之外分外重视求异,打破传统。

  “大脑从早到晚都被实验和数据占据着,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灵感突现时,即便是深夜,也会高兴地从床上爬起来直奔实验室。”魏刚曾说,这正是搞科研、做学问的魅力所在。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华豫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22650号 郑公备:41010302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