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丕杰:一汽-大众25年矢志不渝 争做中国最优秀合资车企
[发布时间:2016-9-8 14:59:58] [来源:新华网] [责编:huayuwang] [作者: 姜俊吉]

新华网长春9月8日电(记者 姜俊吉)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25周年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典活动将在8日晚拉开帷幕。庆典活动前夕,来自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德双方六位高管与媒体畅谈25年来取得的经验和感悟。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丕杰除了对政府、经销商、员工、用户等的支持表示感谢外,他也坦言,在新能源、“互联网+”等方面,一汽-大众起步比较晚,这些短板正在引起高度关注。

感激·感谢

25周年对一汽-大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有你,心存感激”,一汽-大众员工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感激这25来帮助我们成长的所有人。

一汽-大众25周年整个过程中取得所有积累与成就,实际是大家共同努力奋斗所得出来的结果。从前辈讲起,当年一汽的老领导耿昭杰以及林敢为,还有陆林奎等等的领导,正是由于这些领导辛勤的努力和具有前瞻性这样的战略决策,才使得一汽-大众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

25年来,我们要感谢的人非常多。感谢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在地方建厂得到了许多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才使得项目的筹划和建成能顺利的进行。例如成都,成都今年是高温天气,最高气温是37.5度而且是持续的。为了保证了一汽-大众的生产用电和员工的生活,政府部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要感谢1250万用户,感谢他们的选择和信任。一汽-大众从项目开始建立,一直到第一款捷达开始投产,捷达在市场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初期是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正是在困难的时候,是客户帮助了我们、鼓励了我们。还记得在困难的时候,珠海的客户说“我用的捷达车60万公里是没有大修的”这个故事迅速传遍的全国,大家对捷达的信赖由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感谢辛勤工作的一汽-大众员工。一汽-大众的员工非常的进取,也继承了一汽和德国大众两家母公司优秀的传统文化、吃苦耐劳。一汽-大众的员工过去大家更加关注这个群体的薪酬,其实也不知道薪酬里包含着多少辛苦。大家知道一年365天,如果周六周日全休息就要去掉52天,把所有的节假日都去掉,标准工作日应该是250天,工厂的康采恩标准就是由此设计。而我们加班到300天,320天是常有的事,员工非常辛苦,所以在这,我们也代表经管会特别对40000名员工表示感谢。

要感谢中德双方的股东。要感谢他们具有前瞻性战决策,一汽-大众所走一步和股东的战略决策分不开。一汽-大众的建立,当时在中国的汽车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成立的时候也不过就两家。在那样市场并没有完全表现出开放性环节的情况下,股东双方做了前瞻性的战略决策,才有了一汽-大众,我们要特别感谢中德双方。

在一汽-大众发展过程中,比如一汽-大众西部战略,当时西部只认识到西部是一个潜在增长快速的市场。一汽-大众在西部建厂的时候,大家并没有看出来西部有那种限时的增长力。现在在西部的生产基地,今年他们的产量突破65万辆,我们也要感谢股东做出了前瞻性的决策以及华南战略,在股东的决策上由一汽-大众执行的,也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还要感谢1200多家的经销商、700多家的核心供应商合作伙伴。

经验·贡献


  

25年来一汽-大众所取得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和总结的经验到底有哪些?

一汽-大众是中国汽车时代重要的推动力量。在捷达投产前中国的乘用车处于长期短缺状态,中国适合于家用的车型非常少。25年来,一汽-大众累计产销整车超过了1250万辆,上缴税金3700亿元。从一个品牌一款产品发展到拥有大众、奥迪两大品牌12大系列产品。

25年来,一汽-大众也带动了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水平与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带动了中国汽车工业质量意识的提升。一汽-大众是量产品牌+豪华品牌,以销售收入利润率和社会贡献来衡量,一汽-大众是领先的。同时,一汽-大众连续七年获得中国汽车行业最佳雇主。一汽-大众也是实现1000万辆用时最短的企业。一汽-大众无数个第一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一步步向前发展。 

一汽-大众25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首先,在一汽-大众的发展得益于体系支撑。一汽-大众的体系不是一天打造出来,是25年来一汽-大众的员工利用两个母公司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一点一滴搭建起来的。

其次,一汽-大众拥有一套完整、标准的制度和流程的有力保证。在一汽-大众无论是一级流程还是二级流程都比较清晰,制度和流程是保证。

再次,一汽-大众始终坚持以质量至上作为企业经营方针,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有很多矛盾需要平衡,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平衡?底线是什么?那就是质量。一汽-大众一直坚持质量至上,可以说25年来德国大众在质量方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一汽-大众体系内沉淀了下来,两个股东的工程师文化在一汽-大众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一汽-大众的两个愿景中就有一个与质量相关,耿昭杰老厂长曾提出一汽-大众要做中国最优秀的汽车合资企业,这也是质量至上的战略要求。 

此外,高品质的人才,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在一汽-大众的人才队伍除了专业能力是高品质、传承的文化也是高品质,得到的技能训练也是高品质。拥有和企业共担风险的合作伙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这样,无论顺境逆境都与一汽-大众紧紧联系在一起。一汽-大众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考虑到了整个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对于整个价值链会有高品质的要求。 

最后,一汽-大众在努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这也是一汽-大众在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一汽-大众在系统地战略性地践行社会企业责任的时候,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对企业的尊重和支持。

思考·展望

站在25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既要总结经验和收获。张丕杰认为更重要的还是要反思一下过去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教训、走了哪些弯路,下一步应该怎样避免。

如果说到过去的不足,SUV细分市场比例快速提升,一汽-大众对此准备是不足的,对新能源、“互联网+”等方面的起步也比较晚。一汽-大众对于未来仍然充满信心,这些短板正在引起高度关注,企业正在考虑这块短板如何去克服。

2014年,中国一汽和德国大众在李克强总理和默克尔总理的见证下续签了新25年的合作协议,后25年承载了政府和中德股东双方的信任和期望。一汽-大众在成立25周年之际更多想到的是未来。

面向未来,一汽-大众将继续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保持创新、驱动发展,并释放出更强的增长动力。同时,也会与各方伙伴实现合作,实现更为广泛的互利共赢,并从战略的高度践行一汽-大众的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回报政府、回报股东、回报社会。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华豫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22650号 郑公备:41010302000004